close

Review這種東西Stella很愛,原因無他,就是因為書、電影、表演、餐廳的數量種類都太過繁多;生也有涯,資金更是有限,深知沒有福氣樣樣都看、樣樣都吃,於是就會先從各式各樣的review了解一下想要看的書本、電影、戲劇、表演是否會讓人回味再三;吃完某家餐廳後體重上升被迫減肥時,會不會因為美食給予味蕾的美妙經驗,而覺得事後運動、節食是「應該付出的代價」。

坊間時常可見到集結成冊且強調時效性、必要性的review:死前一定要造訪的一百家餐廳、死前一定要看的一百部電影,諸如此類的品味升級必修課程;除了讓消費者按圖索驥之外,還極力勸導大家(或是威脅大家?)要在指定時間內(即臨死之前)完成。

日前在紐約時報網站的Books版看到一篇評論"1001 Books You Must Read Before You Die"的書評Volumes to Go Before You Die。作者用機智的文筆質疑"1001 Books"一書的公允性與閱讀書中所列出書本的必要性。

因為英文非母語,Stella閱讀時多以繁體中文書籍為優先,"1001 Books"一書中所列表的書籍與作者,自然很多是連聽都沒聽過的。聽過且看過的當代作家大概只有Paul Auster與J. M. Coetzee。Auster先生是New York-based的作家,認得他是因為大一英文的電影課看的Smoke這部電影;J. M. Coetzee是Stella媽介紹的,曾獲諾貝爾文學獎,是位作家又是位學者。Stella第一本自動自發看完的英文小說就是Coetzee的《屈辱(Disgrace)》。

因為文化背景不同,加上並未閱讀"1001 Books You Must Read Before You Die"一書;到底是書評的選書眼光好,還是"1001 Books"作者的眼光比較準確,實在不敢妄下斷語。雖然僅僅聽到紐約時報書評的一面之詞,但還是覺得"1001 Books"的作者選書的標準值得商確。

紐約時報書評提出的一些觀念是讓我認同的。我雖然喜歡Coetzee,但是覺得他恐怕不應該佔用十本書這樣巨大的數量,可以讓出個幾本,給其他優秀的前輩、還有一些非英語系的作家。另外,這千本書中,當代經典佔的比例似乎太多了些。Stella不是一味崇拜古籍的正典擁護者,但仍然覺得T.S. Eliot在Tradition and the Individual Talent中的觀念很值得參考。誠如Eliot在文中闡述的觀念,文學作品的重要性排序必須與時俱進,所謂的排行不是固定的,只要有新作品,排序就必須有所調整。

這麼說,是不是暗示那一千本書裡面多些新的、當代的作品是健康的呢?

對,多放些新作品是比較健康,比較「政治正確」,但是不是比較「美學正確」,就不得而知了。我總以為,當代的作品需要一些些時間,讓大家理解、消化。如果出版不久(不到二十年)就列入一千本死前必讀作品,好像有些操之過急;如果能先將這些當代作品給專門唸書、作論的同行作家、學者、專業評論家,先消化理解後,為這些優秀的當代作品系統的做出理論評析之後,再交予廣大的讀者,會是比較合適的。

Stella不是認為「只有專家的美感才是美感」,而是覺得生也有涯,書海無邊;專家過濾出來的書不見得比較「好看」,但是很多時候的確是比較「營養」、「有系統」的。如果deadline是死神的召喚,先讓專家幫大家浪費一些生命過濾,我個人相信是比較划算的。

記得Stella的老師曾經在課堂上說過,我們作研究、寫文章多是用客觀的(objective)觀點,其實就是主觀的(subjective)觀點看事情。人逃不出文化、社會經濟背景的限制,必定會宥於某種成見,不能全然客觀。所以所謂的品味(應該讀的書、應該吃的餐廳、應該去的地方)都有社會的建構性在其中。

我想,中文文化區的學者教授、作家、評論家齊心協力編纂的「死前必讀一千經典」,因為文化上的差異,想必會跟那位英國教授列出來的書單大不相同吧!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Stella 的頭像
    Stella

    Stella's Humble Flat

    Stell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6) 人氣()